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有哪些(海岸线的变迁)

2024-09-17 08:53:54  作者: 地理人看世界 

什么是海岸?

海岸(又称滨),分为海岸、湖岸及河岸,是在水面和陆地接触处,经波浪、潮汐、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滨水地带,其中有众多沉积物堆积而形成的岸称为滩。紧邻海滨,在海滨向陆一侧,包括海崖、上升阶地、陆侧的低平地带、沙丘或稳定的植被地带。指海滨或滨海的陆地边界、紧接海洋边缘的陆地。


海岸的类型和特点

什么是海岸线?

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一般分为岛屿海岸线和大陆海岸线。它是发展优良港口的先天条件。曲折的海岸线极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

海岸线的划界以该地正常高潮位浸水水面的高程划定,即浸水水面为海域,干出地带为陆域。


海岸线的变化

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我国的天津市,在公元前还是一片大海,那时海岸线在河北省的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了几十公里。当然,有时海岸线也会向陆地推进。仍以天津为例,在地质年代第四纪中(距今100万年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两次海水入侵,当两次海水退出时,最远的海岸线曾到达渤海湾中的庙岛群岛。但经过100万年的演化,现代的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了数百公里。

海岸线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由于受地壳下降活动的影响,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后退现象,造成了海岸线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有人测算过,比较稳定的山东海岸,纯粹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垂直上升,每年约1.8毫米,如果再过1万年,海岸地壳就可上升18米。到那时,海岸线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次,海岸线的变化受冰川的影响较大。在地球北极和南极地区,陆地和高山上覆盖着数量巨大的冰川,如果气温上升,世界上这些冰川都融化了,冰水流入大海,那么海平面就会升高十几米,海岸线就会大大地向陆地推进;相反,如果气温相对下降,则冰川又扩展加厚,海平面就会渐趋降低,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进。

再次,海岸线的变化还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响。当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洋时,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积起来,长年累月,沉积为陆地,这时海岸线就会向海洋推移。如我国的黄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条大河,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约为37公斤,它每年倾入大海的泥沙多达16亿吨。泥沙在入海处大量沉积,使黄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长2~3公里,即每年新增加约50平方公里的新淤陆地。由于河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使海岸线也不断地向海洋推进。


海岸线的曲折

曲折是海岸线的基本属性,也是海洋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破碎,增加了洋流对海岸的影响,扩大了温带海洋气候的影响范围,减小飓风的影响范围。海岸线凸凹处形成的海湾,是沿海港口建设、渔业养殖、交通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

海岸线自然属性为决定海岸线曲折度的本质因素。以钱塘江口为界,我国北方岸线背靠三大平原,且发育有我国较大的河流,地势由西到东逐渐下降,充足的水量,携带大量的泥沙,顺势而下,向海倾泻,而涨潮时海水又将泥沙淤积在海岸上,故海岸线较平直,弯曲较少;南方岸线多为丘陵和山地,其海岸的河流多是源短流急,泥流很少,故海岸大部分以丘陵和山地为基底,基本上保留了原来丘陵山地的形状,峰角突兀,曲折度较大。


另外,我国北方岸线多为泥沙岸线,较易受潮汐波浪冲刷,岸前海水很浅,故海岸线较平直;南方海岸线多为基岩岸线,不易受潮汐波浪冲刷,岸线曲折大于北方。

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为海岸线曲折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陆域空间的饱和,人类活动不断向海洋扩张,大型港口、新城区、临港工业区等等,都引发了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现阶段沿海各地围海、填海活动更是呈现出速度快、面积大、范围广的发展态势。由于围填海造成海岸线截弯取直,是岸线曲折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同时,人类不断地向海扩张,陆连岛彻底与大陆相连,形成新的海岸线,也会增加海岸线的曲折度。北方平直海岸线处围海养殖用海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海岸线的曲折度。

海洋自然灾害为影响海岸线曲折度变化的突发因素。近年来,海洋自然灾害频发、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淤涨、海平面上升等,都导致了岸线的退缩或扩张,近而引起岸线曲折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