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禹贡》为古扬州之地。春秋时属吴,后属越,又后属楚。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始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这是常熟的前身,故而常熟简称“虞”。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三国时,虞乡、南沙乡同属东吴吴郡吴县。东吴黄武中,虞乡置虞农都尉。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升吴县虞乡为海虞县,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
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 南沙乡升为南沙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
南齐海虞、海阳二县
梁天监六年(507年),置信义郡,郡治南沙。
南梁信义郡
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此为常熟县名之始。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隋开皇年间(581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城。
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根据宝祐《重修琴川志》卷1《叙县》记载,此处为原东吴虞农都尉所在),隶于吴郡,并修筑土城(周长仅400米左右)。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属吴越国。宋代,属两浙路平江府。南宋建炎年间,因防备金军重建了常熟城墙。城内古琴川河穿城而过,如古琴般横穿七溪,故常熟古城亦被称为琴城或琴川。
《重修琴川志》中的县境之图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元至正初年为防备农民起义军,对城墙进行扩建,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取得常熟后用砖石加固城墙。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嘉靖三十二年(1548年),为防备倭寇重修城墙,城周十余里、设七门。常熟明清城墙形制大致定型。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
光绪八年,常昭县城图(常熟、昭文)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此时的常熟城墙,周长一千七百一十七丈,高二丈四尺,厚八尺。有炮垛58个,堞3899个,城门7座,都筑有城楼、月城,设内外城门两重。其中虞山城墙段为苏南地区惟一腾山而筑的城墙,素有“江南小长城”之称。
民国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
民国时期常熟县城图
1930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的常熟城图
1937年,淞沪会战之败后,国军退守吴福(吴县—福山)国防线,常熟城为防线上重要一环,守备的为国军44师。11月17日,日军第16师团下第30旅团集中36门150毫米榴弹炮、16门100毫米加农炮、12门150毫米加农炮、60门75毫米山炮,向常熟城发起了整整一天的炮击。常熟城墙在炮击中部分受损。
1939年侵华日军测绘的常熟城图
笔者大致复原的常熟城池区域(非精确还原)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国民党军迅速逃跑,4月27日,常熟宣告解放。
1950年6月,政府拆除了西门环山一段城垣的箭牌。后随着新中国建设,城市建设所需砖石量日增,于是拆城延至山下城垣。
1951年,拆除南门至东门残余城垣,修筑环城马路。1952年,苏南公学与驻军组织学员、战士拆卸城砖,用于建造苏南公学礼堂、军人礼堂。同年,拆卸小东门、水北门残余城砖,1953年上半年,继续拆除西门、水北门、旱北门,年底,拆城工程基本结束。1957年开始拆除了南门城门。1958年,拆除了大东门水关城门,利用旧城基建筑南门至旱北门段环城马路。1967年夏,西门至人民公园(今虞山公园)段的城垣,包括虞山门在内的在山城垣被拆毁。
1937年日军入侵下的虞山门已显颓废
1993年,常熟市政府重建虞山门城楼和部分城墙,使之成为观光胜地。2004年常熟市委市政府又投资1亿,将城墙分别朝南北向延伸一直筑到山脚。
复原重建的虞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