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诞生时间(马克思主义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2024-10-06 08:10:40  作者: 青冬诗文哲 

马克思主义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青冬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称共产主义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

马克思主义诞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时期或曰初创阶段,时间是十九世纪中叶,其主要标志是《共产党宣言》。当年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由于创始人所处时代的局限性,阶级分析的局限性,阅历的局限性,尤其是认识的局限性,尚未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其思维方式还停留在非此即彼形而上学思维,其分析与结论大都脱离社会现实,带有激进思潮或曰极左思潮。今日看来,《共产党宣言》至少存在十八处谬误。正是这些谬误,给人们思想带来混乱及其严重后果。

二、马克思主义确立是十九世纪后叶,其主要标志是《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分析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灭亡以及最终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其生命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此种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肯定存在表面性和片面性。首先,马克思低估了资本主义容纳生产力的能量,以及资本主义自身调节的机制。其次,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得过分简单化了,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尚有旺盛的生命力,远没有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第三,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而言,也远未成熟,尚处于幼稚弱小时期。在当时条件下,幻想毕其功于一役,采取突袭行动,以一次重大的打击铲除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多么不切实际!

马克思的社会观、政治观是与哲学观相一致的,在思维方式上偏重分析,在运用辩证法分析社会政治问题时,强调矛盾斗争的一面。尤其在进行阶级分析时,一味强调斗争性的一面,而忽视行了阶级妥协阶级合作的一面,这就势必导致片面性与绝对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学说,颠倒了矛盾的主次关系,偏离了正确的方向。由阶级分析—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理论观点均脱离社会现实,实践证明此路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

马克思曾预言并寄希望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西方几个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并同时取得胜利。但历史却作了相反的结论,不仅马克思生前没有看到预言的实现,而且马克思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他身后历史走过一个半世纪,直到21世纪初,西欧国家并没有爆发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倒是东方落后的封建军国主义的俄国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相继爆发了革命并取得了政权。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贪困化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事实证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生活也在不断提高,并涌现了大批中产阶级,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占到总人口百分之六十以上。

马克思更不会料到,资本主义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正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实行了全社会保障机制,人民从中得到实惠,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马克思主义成熟期

马、恩晚年对其基本理论观点进行了修正。尤其是马克思逝世后的十二年中,恩格斯深入研究资本主义,总结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做了深刻反省与自我批判,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及发展趋势,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并创建了第二国际。可惜马恩晚年的重要著作被列宁斯大林所封禁。

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基本的理论观点之一是,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些国家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无产阶级尚处于幼稚阶段,很显然,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不具备。


1895年3月,即恩格斯临终前五个月,他以对人类极端负责的精神,坦诚地承认:“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得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雾,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指暴力革命),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袭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旧式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都起决定作用的筑垒的巷战,现在大都陈旧了。

恩格斯以《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代替了1875年的《哥达纲领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理论提出三个重大修正:

(一)由主张暴力革命到主张议会斗争

恩格斯说:“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比如在法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

(二)由主张消灭私人企业到主张保留股份公司,找到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形式。

恩格斯说:“把为个人或股份公司谋利的资本主义生产转变成为全社会谋利和按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的社会主义生产,这个转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正由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创造出来,唯有通过这样一个转变,工人阶级的解放,从而没有例外的一切社会成员的解放,才得以实现。”“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谋利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里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工人阶级的解放,从而没有例外的一切社会成员的解放,”可以不经过消灭私有制来实现。

(三)用联合执政代替一个阶级专政

恩格斯说:“如果说有什么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就是宪政民主,各阶级联合执政,而非哪一个阶级专政。1890年2月20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大选中获选票占压倒多数,随后把铁血宰相俾斯麦赶下台,废除了用恐怖手段限制工人运动的非常法。恩格斯把1890年2月20日看作是“德国革命开始的日子。”在这里,恩格斯把议会选举议会斗争看作是“革命”的另一种形式。

综上所述,暴力不是革命的唯一方式,议会道路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在民主国家,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普遍规律;以联合执政代替一个阶级的专政;反对条件不成熟情况下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反对冒险主义等等。

恩格斯并领导创建了第二国际。第二国际成员国,实际上践行的是恩格斯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恩格斯上述三个修正,是马克思主义带有根本性的共产主义原理,它大大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符合社会现实,更易于实践,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牺牲,经百余年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恩格斯上述理论是无比正确的。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不亚于马克思,其科学性超越了马克思。


列宁斯大林创建第三国际,以对抗第二国际,并将马恩早期和中期错误发展到极致,由阶级主宰到强权政治,由集权到专制,由专制到个人独裁,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导致共产主义运动自相矛盾,大起大落,误入歧途,陷入不可自拔的怪圈。这也是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根本政治原因。这从反面更加验证了马恩晚年尤其是恩格斯晚年修正过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无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