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礼泉县属于哪个市(陕西省礼泉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024-11-28 09:10:43  作者: 大坎历史 

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邻泾阳,西邻乾县,南与兴平、咸阳相连,北与淳化、永寿接壤。距西安市57公里,咸阳市28公里,东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靠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福银高速、关中环线、312国道、银西铁路穿境而过。礼泉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果业强县”、“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百强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中国小戏之乡。#陕西#

历史沿革

八百里秦川,这个号称“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张良对汉高祖刘邦语)的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十分丰富。远古时候,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繁衍。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二年间,礼泉境内先后发现了古村落遗址二十一处,经国家有关部门勘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的有建陵乡宁家遗址和裴寨乡王堡子遗址。以此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已在这里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定居生活。

夏代国王把全国居民按住地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尚书·禹贡》载:“禹城分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载:“芒芒禹迹,划为九州”。秦岭以北为雍州,礼泉当属雍州。

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十一世纪),礼泉方域仍属雍州。一九七八年十月,礼泉昭陵博物馆和省半坡博物馆对群众发现的北牌乡朱马咀遗址曾进行过试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这是一处全省少有的“商”代遗址。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建都镐京(在今长安县西),史称西周。醴泉当时地属京畿,同时也是北境边界。明嘉靖十四年(公元一五三五年)《醴泉县志》载:“醴泉县,隋置,古塞门地,周曰焦穫,接于狁者”。《陕西地理沿革》载:“今陕西泾阳西北有焦穫泽”。《诗经·小雅六月》写道:“俨狁匪茹,整居焦穫;……薄伐俨狁,至于太原”。就是说,狁(北方一个少数民族的名子,也称戎、狄、胡)在掠夺今宁夏灵武后,突然南下泾水之阳,集中兵力,盘踞在焦穫,对犬邱(周懿王由镐迁此,今兴平县东南槐里)形成威胁。宣王五年(前八二二年)派大将尹吉甫北伐,才把侵略者打到固原以北去了。五十一年后,周幽王十一年到周平王,为避犬戎而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于是焦这块地方又成为大戎的属地了。

春秋时,焦穫地归秦国。《国语》载:“秦仲之子庄公,伐西戎复其地”。战国时,“焦穫”之地易名。《战国策》有范雎说秦王曰:“大王之国,北有甘泉谷口”的记载。《汉书·地理志》载:“谷口,九要山在西”。《典地纪胜》曰:“九夔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处谓之谷口”。战国末期秦王政元年(前二四六年)的郑国渠即从离山东,仲山西,泾水出山的这个谷口修起,东流注入洛河,全长三百余里,灌田四万余顷。当时,韩国水工(水利专家)郑国受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企图“疲秦”,以延缓其对韩等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政采纳郑国建议,把全国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这里由水工郑国主持修渠。还有不少做买卖的、手工业者、服务行业的自由民,也都纷纷到这里来落户。同时,还修了谷口城、谷口桥(仲桥)。《水经注》曰:“郑国渠经仲山,渠上有桥谓之仲桥,在九夔山东”。从此,谷口这个地方就渐次兴盛起来。随之,“谷口”这一地名也就成了这一处的专用名称了。

公元前二O六年,项羽灭秦,三分关中,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临潼县栎阳镇)。是时,谷口以北地属塞国,谷口改名塞门,亦称寒门。《水经注》载:“泾水出山之处在九山东,仲山西,谓之谷口,即塞门也”。唐颜师古云:“仲山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寒门也”。汉高祖二年(前二O五年)统一关中后,把塞国境地改为渭南、河上二郡,谷口归河上郡管辖。汉文帝后元三年(前一六一年),在谷口这个地方正式成立了县的行政建制。《史记》汉兴年表载:“孝文后元三年置谷口邑(县)”,王莽时改称谷喙县。《后汉书》载:“建武六年(公元三O年)省谷口入池阳”。东自嵯峨山,西至乾州境都属池阳县域。《通鉴注》载:“即谷口之旧城作池阳之县治,安帝(刘祜)永初五年(公元一一一年)渡泾迁城”。唐《十道志》说,当时把县城迁到现在泾阳县迎冬驿那个地方。后及魏晋未有更易。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谷口置温秀、宁夷二护军。析池阳,建宁夷县,地兼谷口西、北两方。《隋书》载:当时的宁夷县,“南有九宴之辖,北有甘泉之司(今淳化县甘泉山)”。到西魏时,又把宁夷境西好畴县的部分土地划属宁夷,置宁夷郡,废宁夷县。而把原宁夷县地又分置甘泉县(泔北)、新时县(泔南)。这两县建置,仅历经二十年,县治何处,史无记载。根据传说,一在石泉村一带,一在新時坊。北周明帝宇文毓时又废掉新畤、甘泉二县,复置宁夷,另建云阳。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八年(公元五九八年),改宁夷为醴泉县,此为今县名之始。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当时的醴泉境“波水、甘泉(泔河)、浪水、温秀(宿)列焉”,即今县城东北七十里的波水谷,北面八十里的白水谷,西北四十里的浪水(石泉水),泔河流域到五峰山区,都在醴泉县境内。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始制军府,析关中为十二道,设醴泉道。分九盛山西北和乾县、永寿地方的五峰山区置温秀县。《长安志》云:“醴泉县温宿岭在县北,汉时温宿国人居此田牧,因以为名。隋志作温秀.”《陕西通志》载:“醴泉县五峰山即温秀岭,在县北五十里。又乾州五峰山,在州东北五十里。又永寿县五峰山即温秀山,宿一作秀,又作修。亦名三阳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南界乾州,东界醴泉,连延七十里”。《省通志》又载:“温秀城在永寿旧县城东南”。唐武德二年(公元六一九年),废醴泉置好时,归醴泉道管辖。武德三年,又分兴平县地复置醴泉,归车骑府井钺军醴泉道管辖。唐初行政建置变动频繁。按《唐书》记载,太宗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十一月先葬文德皇后长孙氏于昭陵,为奉祀昭陵,从云阳(即汉池阳地)、咸阳分地而扩大了醴泉县境。东向原属云阳的“甘泉入泾之地皆隶醴邑”。这时泔河下游全部划归醴泉。其“西南兼及毕原之宇”。按照省通志记载,毕原西起武功,东尽高陵毗邻的咸阳北原划归醴泉,西境至乾州东七里。唐中宗李显嗣圣元年(公元六八四年),也就是武则天光宅元年,又分醴泉西境和兴平、好时、武功及永寿部分地方置奉天,奉乾陵。醴泉南原划归兴平,东南归咸阳,面积小了。归关内道京兆郡管辖。

五代至宋初,建制没有变动。

宋神宗赵顼熙宁五年(公元一O七二年),分陕西路为永兴军、奉凤二路。醴泉属永兴军路。

宋室南迁后,礼泉境地属金。金沿用宋制。金熙宗完颜亶皇统二年(公元一一四二年),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十二年,改永兴军节度使为京兆府路总管府。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三年(公元一一五一年),即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一年前,醴泉地属乾州,天德三年后又属醴州(醴州即乾州,宋政和时名)。

蒙古族兴,灭金,据有黄河流域。元世祖忽必烈中统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即南宋理宗赵昀景定三年,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治所在京兆府)。至元五年(公元一二六八年)省醴泉置奉天,后又改奉天为醴泉。当时地属奉元路乾州。至元二十三年(公元一二八六年)分置四川行中书省,留陕西行中书省,醴泉地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乾州。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和左、右参政。全国各府、县等行政单位,分统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醴泉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乾州管辖。明世宗朱厚熄嘉靖三十八年(公元一五五九年),巡茶(察)御史梁汝魁奏改醴泉直隶西安府。

公元一六四四年,清朝统一中国,沿用明代建制,醴泉仍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

公元一九一二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时,省一级行政建制未变。民国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废府制,陕西布政使司分设榆林、关中、汉中三道。醴泉地属陕西布政使司关中道管辖。

民国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改陕西布政使司为陕西省长公署。

民国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年),撤销三道,各县由省直辖。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醴泉属第七(邠县)专员公署管辖。

公元1949年五月二十日,醴泉解放,成立了醴泉县人民政府,属邠县专区管辖。

1950年二月十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分区,同年五月,醴泉属咸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53年一月,撤销咸阳专署,醴泉划归宝鸡专署管辖。

1955年六月,改县人民政府为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九月,撤销宝鸡专署,醴泉划归省政府直辖。

1958年十二月,撤销醴泉县,并入乾县。

1961年十月,撤销“大县制”,恢复原县制及地区行政专员公署。醴泉复县后仍属咸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

1964年,“醴泉”改为“礼泉”。

1968年八月,成立“礼泉县革命委员会”。

1981年一月,撤销“礼泉县革命委员会”,恢复礼泉县人民政府。

1984年三月,改咸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为咸阳市,实行市管县,礼泉县隶属咸阳市政府管辖。

行政区划

1949年5月18日礼泉解放,保甲制随之废除。全县共设6个区,63个乡人民政府。

第1区,城关。区政府设在县城内,管16乡:

1乡政府设在县城内汤房村,2乡政府设在皇甫村,3乡政府设在裴寨村,4乡政府设在留(刘)邻村,5乡政府设在西张堡村,6乡政府设在将军卢村,7乡政府设在南宁村,8乡政府设在付官寨村,9乡政府设在仪门寺村,10乡政府设在凹底村,11乡政府设在王店村,12乡政府设在药王洞村,13乡政府设在大寒村,14乡政府设在志家村,15乡政府设在县城内。16乡政府设在北杨官寨。

第2区,新时。区政府设在史德镇,辖9乡:

1乡政府设在三臣村,2乡政府设在史德镇,3乡政府设在白马村,4乡政府设在李游村,5乡政府设在大张村,6乡政府设在新时坊,7乡政府设在胡王村,8乡政府设在茨林村,9乡政府设在安乐寺村。

第3区,阡东。区政府设在阡东镇,辖11乡:

1乡政府设在旧县村,2乡政府设在朱蒙村,3乡政府设在底照吴家,4乡政府设在阡东镇,5乡政府设在铁担寺村,6乡政府设在力士村,7乡政府设在邹村梁家,8乡政府设在王堡村,9乡政府设在薄太后村,10乡政府设在新城村,11乡政府设在南屯村。

第4区,昭陵。区政府设在赵村镇,辖11乡:

1乡政府设在仁义村,2乡政府设在北屯镇,3乡政府设在西屯村,4乡政府设在堡里村,5乡政府设在前寨村,6乡政府设在王底村,7乡政府设在肖东村,8乡政府设在石鼓赵村,9乡政府设在胡度村,10乡政府设在百井村,11乡政府设在刘东村。

第5区,建陵。区政府设在东店头村,辖8乡:

1乡政府设在泔河袁家村,2乡政府设在南阳村,3乡政府设在石马村,4乡政府设在店头村,5乡政府设在响石潭村,6乡政府设在铁罗村,7乡政府设在北牌村,8乡政府设在五峰山。

第6区,叱南。区政府设在南坊镇,辖8乡:

1乡政府设在东庄刘家,2乡政府设在叱干镇,3乡政府设在南坊镇,4乡政府设在东相虎,5乡政府设在安家村,6乡政府设在水平村,7乡政府设在北牌村,8乡政府设在五峰山。

1953年从第1区分出5个乡、第3区分出3个乡,成立了第7区。全县共为7个区,33个乡。

1956年元月,撤销1区(城关)、2区(新时)、3区(阡东)、5区(建陵)、7区(骏马)。保留原4区(昭陵)、6区(叱南)两个区级行政机构,共新编22个乡镇,分管550个行政村:昭陵区政府设在赵镇,领4乡、127村。

1956年,将仁义乡,即原昭陵区第1乡划归泾阳县管辖。1958年11月,撤销昭陵区、叱南区,将原22个乡镇合并为9个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撤销礼泉县制,并入乾县。原石泉公社改名为乾县注泔公社石泉辖区,其它社名及行政区划未变。

1961年恢复礼泉县制,将原9个公社分设为20个人民公社,辖402个生产大队。

1984年底,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

1987年,全县行政区划为5镇,15乡,分管432个村民委员会,730个自然村庄,直到1990年没有变动。

1994年全县总面积1010平方公里,人口41.5万,辖有5镇15乡,432个行政村。

1996年10月,西张堡乡改为西张堡镇。

1997年,烽火乡改为烽火镇。建陵乡改为建陵镇。

1998年9月,石潭乡撤乡设镇。

2002年2月,北屯镇与烟霞乡合并,成立烟霞镇。相虎乡、叱干乡、东庄乡三乡合并成叱干镇。设东庄办事处。南坊镇与北牌乡合并南坊镇。

2010年4月,骏马乡改为骏马镇。

2011年4月,建陵镇与昭陵乡合并为昭陵镇。

2023年礼泉县辖1个街道、11个镇。城关街道办,11个镇:史德镇、骏马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昭陵镇、叱干镇、南坊镇、石潭镇。礼泉县人民政府驻城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