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僧璨的故事(高僧传 | 三祖僧璨)

2024-09-07 10:37:29  作者: 小二哥 

■ 拜师二祖

关于僧璨在世俗中的身份,史料中并没有太多记载,只说他是个在家居士。

僧璨是40岁左右时才谒见二祖慧可的。

北齐天平二年,二人见面时,慧可正在面壁静观,忽然有个书生模样的居士,来到他的座前,也不言名氏,只设礼说道:“弟子身患风疾,请师父为弟子忏悔。”

居士大约患了一种因风邪侵入而生的疾病,常使他痛苦不堪。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报应,因此他要慧可为他忏悔罪过。

慧可一听,二话不说,照着达摩曾为他“安心”的老办法对居士说:“那就把罪过拿来,我好为你忏悔。”

居士听了不禁惊讶,心想:“所谓罪过,原本是虚无缥缈之物,口说似有,实则是无,又到哪里去拿出来呢?既然拿不出,又如何忏悔呢?忏悔不成,病仍缠身,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他急出了一身冷汗,大声说道:“罪过无法找到!”

慧可继续说:“我已为你忏悔完毕,按现在的情况看,你最好皈依佛、法、僧三宝。”

居士问道:“今天看到您,我已经知道什么是僧,那么佛、法又是什么?”

慧可答:“人的这颗心就是佛,心也是法,佛和法是一致的,没有两样。你现在知道了吗?”

居士答道:“我现在才知道,人的罪不在体内,不在体外,也不在两者中间,正如您所说的人心、佛法那样,都是“无二”的啊!”

慧可看出这位居士将是个弘扬佛法的人才,于是便为他剃发,收为徒弟。并对他说:“你现在是僧人了,应该起个法名,就叫僧璨吧。”从此,这位不言名氏的居士,就名为僧璨。

■ 师法脉传承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慧可对僧璨说:“自达摩祖师把此法衣交付给我,数十年来,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倾力接引学人,弘法传禅。无奈周武禁佛,世局维艰,只好藏之深山了。现在我已年迈,故思之再三,决意把它交付于你。你要好好保护,择机弘扬、传承,不致使它湮没,有负祖恩!

片刻,慧可赐一偈云: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僧璨忙说:“大师之偈,弟子谨记。”自此,僧璨成为了中国禅宗三祖。

之后,师徒二人就分手了。虽然都在安徽省境内,但慧可在思空山一带游化,僧璨却在庐州独山一带活动,他后来也曾去思空山住过。

僧璨与师父分手后,一直隐遁于深山野林中,“萧然净坐,不出文记,秘不说法”,显得非常神秘。

武帝死后,宣帝、静帝先后继位,佛法又兴。

隋开皇十年(590年)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公开弘扬禅法。

■ 生死自在

三祖僧璨大师寂于隋大业二年(606年)。

入寂前,僧璨禅师曾告诉大众云:“余人皆贵坐终,叹为奇异,余今立化,生死自由(别人都把坐着入灭看得很重,认为这样的走法希有难得,我则不然,我今天要站着走,以示生死自由)”。

说完,便用手攀着树枝,奄然而化。

唐天宝四年(745年),舒州别驾李常取大师遗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俸禄,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塑像放置于底层。

唐乾元元年(758年),肃宗李亨赐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禅寺”。

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谥三祖僧璨名“鉴智禅师”,赐塔名“觉寂塔”。

单从名声上来说,三祖僧璨确实不是很响亮,在著名的禅宗六位祖师之中差不多存在感最弱,甚至名声还比不上后世的许多高僧,但这并非是他的修为不够,境界不高。

三祖僧璨学佛时,正好赶上了周武帝灭佛,公元574年周武帝下令,“初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也就是强令僧人和道士都必须还俗,佛像和经文都摧毁,寺庙和宝塔都赐给王公大臣。

这对于佛教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此时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自然无法传法,僧璨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但从对禅宗以及佛法的发展史来说,僧璨正好处于关键的一环。

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刚来中国的时候,由于语言文化等客观原因,大家对于禅宗还未熟悉;到了二祖慧可的时候,经过他的传法许多人已经开始信禅宗了,但是懂得如何修法的却还不多;而正是三祖僧璨的努力,才让许多信众真正接受了禅宗,有信有修。

僧璨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以下几个明显的表现。

其一,从面向达官显贵变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乡下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

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

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

其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

僧璨在公开弘法的同时,精心著述《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

有学者称《信心铭》是禅宗第一部经典,与《六祖坛经》并称最中国化的佛门典籍,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支派,自达摩西土东来,二祖慧可断臂求法,传至三祖僧璨,方使之中国化,畅行于世,成为汉传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