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22:1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研究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
会议指出,农机装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坚持面向农业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从突破基础技术、完善创新体系、培育优质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标志性产品研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用好用足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加强中试验证和熟化应用,促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市场推广。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做好鉴定检测认证,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促进农机装备产品加快升级。
江苏大学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宗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农机装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精准农业、低碳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物质载体,是农业劳动力快速老龄化、减量化背景下“谁来种地”的主要答案,是我国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
202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比10年前高13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张宗毅表示,《农机化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农机工业和农机应用整体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机装备产业面临着市场驱动减弱的挑战,同时面临“大国小农”的资源禀赋约束、“缺门少类”的技术短板约束和跨部门协作机制不足导致的“关键要素不适配”约束等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在此基础上,国常会对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
会议提出,要坚持面向农业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从突破基础技术、完善创新体系、培育优质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标志性产品研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张宗毅表示,推动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自主可控+前沿引领”的创新体系,突破技术约束。在“两重”资金、“农机产学研推用一体化”资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等科研资金中,重点支持农业专用智能传感器、新能源农机传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以及粮棉油智能精准作业机械、工厂化种养智能机械、大宗果蔬茶经济作物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农业机器人等整机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加速AI大模型、5G、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农机的深度融合并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田间转化,支持提升农机企业制造工艺,提高国产农机可靠性。
凯斯纽荷兰中国及蒙古国总裁李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常会鼓励培育优质企业和打造产业集群,将进一步推动资源向技术领先、规模效益显著的头部企业集中,有助于改变行业低端同质化竞争现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整体水平。
李康指出,会议提出加强中试验证和熟化应用,强调标准与质量监管,这将促使企业更注重产品可靠性和实用性,确保新产品真正解决农户痛点,减少低效投放。
李康认为,国常会对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将促进产业整合与效率提升,也将强化产品验证与市场需求匹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