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21:15:00
万丽君
安徽池州,大片麦田里孑然而立的一棵树,成了游客眼中的美丽风景。但近日,为劝阻游客前往打卡以保护农田,农户试图砍掉这棵“孤独的树”,引发较大关注甚至争议。
“孤独的树”出圈,某种意义上是时代发展的映照。流量时代,任何事物都可能通过社交媒体成为景点。特别是对于如诗似画的乡村而言,因一棵树、一汪泉、一片花让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比比皆是。但问题在于:乡村是否做好了面对游客蜂拥而至的准备?
北海道的“哲学之树”曾面临相似境地。2014年突然爆红之后,因过多游客踩塌导致周边田地减产,农场主在2016年忍痛将树伐倒。后有人反思,只要当地政府出面协调建设一个停车场,开辟观光专用的小道,或就可以避免“哲学之树”被伐情况出现。
保护这棵“孤独的树”亦是同样道理。在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可否在游客容易抵达的农田边做足提示?能否尝试开辟观光专用小道?保护好“孤独的树”和保护好大片的农田,并非“单选题”。
近年来,农田与风景的“冲突”屡见不鲜。欣赏美、呵护美,有赖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对城市居民而言,农业生产活动或让他们倍感新鲜,但“重农爱农”不应是一句空话。眼里有风景,脚下更应有文明、有敬畏。对于乡村而言,也应早日将涵养全域旅游意识、做好做足相关准备提上日程。
日前,池州经开区管委会回应称,树已暂时保留,目前只砍了部分树枝,相关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中。保护好这棵“孤独的树”,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