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从“等风来”到“迎风战”

2025-04-14 09:42:00

“大家好,我是北京日报都视频记者崔家宁,我现在在南二环,大家可以跟随我的麦克风来感受一下外边的风有多大。”4月12日下午,迎着强劲大风,紧握手中的麦克风,崔家宁向观众直观展现大风的威力。

自4月10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近10年首个大风橙色预警后,这场被称为“陆地罕见”、最高强度可达13级的强风,让全城严阵以待。不仅众多市民的生活受此影响,纷纷进入“等风来”状态,全市各部门也即刻行动起来,积极应对。

北京日报社第一时间组织多路记者深入街头巷尾,实地探访北京各部门各单位针对极端大风天气所采取的安全防范举措,深入气象、运维以及保供等关键部门,获取最新动态,迅速发布消息……截至4月13日20时,北京日报客户端共发布相关稿件493篇,全平台总阅读量超241万;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微博微信发稿282篇,微信端口总阅读量达500万,微博端口总阅读量超5亿。

“大风橙色预警发布后,我们进入应急状态,做好应急发布、警示风险,疏导市民情绪。”4月13日下午,北京日报客户端编辑部主任王然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例如,我们在北京日报客户端首页置顶‘闻风而动 筑牢防线’专题,集中整合天气、应急以及服务保障等各类信息,并连续推出多款开机页、海报、长图等,实时滚动播发大风路径、最新动态,以及地铁线路调整、景区封闭等重要信息,提醒市民防范大风风险,非必要尽量减少出行。”

王然介绍说,北京日报客户端持续滚动播发大风强度和路径,精心制作了《30秒速览北京24小时大风进程》原创视频,生动展现一天内风力的变化情况,并推送了《为什么北京早晨风小下午风大?气象专家释疑》《北京今晨风不大?切勿掉以轻心,最强冷空气正补充南下!》等气象分析文章,推送了《为了300余名师生的安全,北京北站破例打开东门》等各单位应对大风的应急保障举措报道,及时为市民答疑解惑。

为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北京日报社还推送了《锐评|大风将至,宁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地下停车场免费开放!只要手挽手,无惧扛大风》《风急!极端天气不点外卖是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等7篇评论文章。

王然向记者透露,北京日报社特别推出“北京直击极端大风来袭”主题直播,通过多点位慢直播、同屏连麦、云图预警等多种采编和技术手段,全面呈现从“等风来”到“迎风战”的全过程。“此次直播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多家央媒转载,同时向央视新闻提供点位信号源,并在百度、新浪、抖音、快手等互联网聚合平台同步播出,百余家省市媒体进行转播,全网观看量超6000万次。”

“大风牵动着整座城市。我们肩负着责任与义务,要全面深入报道,展现极端天气下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救灾救援开展情况,并为预防和减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既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体现。”王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