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蹄疾步稳

2025-03-31 07:09:00

图为重庆立体交通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近日,《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发布,提出八方面重点任务,支持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目前,各城市建设进度如何?结合各自特点推出了哪些举措?

上海:优化首发环境

近年来,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上海加快建设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持续培育首发经济。近日,2025全国精品首发季暨“首发上海”系列活动日前在上海静安区启动,会上上海推出“首发上海3.0版”政策,推动首发经济多领域、多层次发展。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上海将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大、消费场景丰富、高端要素集聚等优势,持续培育首发经济,持续建设全球新品首发地,持续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去年全年上海举办各类品牌首发活动近3000场,新增首店1269家,同比增加28%。

据了解,“首发上海”作为上海今年“一节四季”活动的首个重磅项目,3月到5月将落地一批重磅首店。作为“首发上海”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一批高能级首展也将陆续亮相。意大利品牌诺悠翩雅(Loro Piana)于3月22日起在上海浦东美术馆举办“百年一触,Loro Piana的世纪之旅”品牌展览的全球首展。诺悠翩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郑建华表示:“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全球首展发布地,正是看重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朱军介绍,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5)将以“AI科技、AI生活”为主题,全方位突出展现AI技术与家电及消费电子深度融合的最新创新成果,将通过场景互联体验等方式,实现展销联动,助推“首发上海”品牌影响力。

上海升级推出的“首发上海3.0版”政策,从展会支持、通关便利、财政激励等多个维度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全球新品的首发环境,为国内外品牌在上海首发新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在制度创新方面,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在资金支持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展会新品首发和高能级首店落地的扶持力度;在保障配套方面,上海将优化首发活动的报批报备管理,对符合要求的首发活动实施“一次许可报批”或“一次报备”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龚正表示,未来,上海将进一步擦亮首发名片,强化首发联动,优化首发环境,放大“首发上海”等标志性活动引流效应,吸引更多高品质、高流量的国内外品牌来沪开设首店,推动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广州:打造消费名片

近期,广州天河路商圈正佳广场正在举办第三届“正佳星球超级萌宠节”,活动将持续至6月2日。活动举办期间,正佳广场将成为一处融合科普、自然、艺术等多元素的全客群商旅文共享空间。“随着城市发展向高科技领域和现代服务业转向,商旅文融合经济成为正佳广场、天河路商圈提升繁荣度的核心抓手,也是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广州天河路商会会长、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萌说。

商旅文融合带动的新潮流,吸引游客留驻,也明显提升了消费热度。据统计,今年春节假期,天河路商圈客流总量1104.13万人次,销售总额约7亿元,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约45%,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101.08%。广州市商务局消费处处长陈瀛介绍,在吸引客流、提振消费上,广州打出“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IP品牌,形成一批城市消费名片、集聚更多优质消费资源、打造更多消费场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跨界融合、全城联动”,推动商旅文体健互相补位、互为促进、深度融合,实现客流共享、活动共联、载体共建。

近年来,广州积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出台《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制定《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在专项领域方面出台《广州市重点商业功能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关于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全面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形成“1+N”的政策体系。围绕“国际”与“消费”两大核心,广州还在老字号焕新、“广货”二次创业、消费品以旧换新、跨境电商、商圈能级提升等方面重点发力。尤其在跨境电商方面,广州探索推出跨境电商进出口信息化系统、“微警认证”系统嵌套使用、跨境电商公共分拨中心、进口商品溯源“真知码”、退货合并打包监管模式、“空铁联运”融合通关等六大创新举措,以“六个率先”重塑“千年商都”商贸生态。近年来培育和吸引希音、唯品会、Temu等企业在穗发展壮大。

陈瀛表示,下一步广州市将聚焦汇聚全球消费资源,打造全球优质经营主体汇聚地,发挥广州的营商环境优势,吸引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企业在当地设立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及功能型总部;打造全球优质商品与服务集聚地,发挥龙头企业对消费链条的带动作用,吸引中华老字号、国际知名品牌进驻,持续发力“首店首发”经济;打造本土商品走向全球的推广地,依托根植本地的产业集群优势,发挥广交会等大型展会的辐射宣传作用,向全球推广“广州设计”“广州制造”的消费品,提升本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经济日报记者 喻 剑)

天津:加强政策引领

近日,两批保税展示商品运至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王府井全球购天津体验店,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选购。王府井全球购物流与供应链总监张玉介绍,顾客在该体验店可实现保税展示商品的“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商品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完成清关后邮寄至天津的消费者手中,京津冀地区可实现次日送达。

王府井全球购天津体验店是开展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推动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尝试。自去年正式运营以来,在天津海关的支持下,北京王府井免税品数字零售有限责任公司全球购平台天津地区订单量明显提升,开展跨关区保税展示的商品超70个品牌,数量超过2000件,涵盖护肤、彩妆、香氛、洗护等品类。

天津保税区海关空港经济区业务科副科长刘润达介绍,保税展示交易是指经海关注册登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货物向海关提供担保后运至区域外进行展示和销售的经营活动。在该模式下,企业无需对进口商品在销售之前办理通关手续、缴纳关税和增值税,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占压,节约了经营成本。目前,“王府井全球购跨关区保税展示业务”已经入选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实践案例。

自2021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培育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天津构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发展体系。在政策举措方面,天津先后出台《天津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国内外旅游人数达3亿人次”的阶段性目标。

近5年来,天津市围绕创新消费场景,加快推动多元业态融合,开发了海河游船早餐航班、相声演艺航班、佛罗伦萨小镇、V1汽车世界等特色消费场景,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优惠活动激发消费者购买热情。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陈国芳介绍,该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商户分期免息及满减优惠活动,降低消费者“换新”成本,重点围绕家居家电、手机数码、电动自行车等方面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在相关政府部门方案基础上开展以旧换新叠加信用卡满减活动,已覆盖天津市4000余家门店。

在壮大升级消费产品品牌方面,天津正在加快推进绢花、地毯、乐器、自行车等制造领域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深化“津农精品”品牌培育工程。同时,擦亮老字号“津”字招牌,打造品牌集合店,推出更多老字号“天津礼物”。 (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