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中,安徽之所以有一席之地,是因为有皖南美食为代表的徽菜。就像“安徽”的徽字得名一样,徽菜也是整个安徽美食在圈外的第一名片。
在徽州,当地人取山珍河鲜入菜,形成水陆杂糅的“徽州味道”。而徽州有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六邑,为何只有绩溪称得上“ 中国徽厨之乡 ” ,成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呢?
▲绩溪山林间的菊香满园|刘诚燃
宋高宗曾问徽州学士汪藻家乡味道如何?汪以一句诗对答说:“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徽州多山,而山野也不曾亏待了徽州人的胃口。
安徽绩溪,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 岩邑 ” 、 “ 宣歙之脊” 之称。“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让绩溪山民的日常劳作要比平原地带更为辛苦。
▲在皖南,经常能看见有人家腌咸菜,晒咸菜|黄谷上 ©
为此 ,在日常饮食中 ,为了补充大量盐份,家家都有熬酱油 、制豆瓣酱和腌制咸菜的习惯,在徽州民间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吃到腌制食品,所以山民的口味也就偏重 ,从而造就了“盐重好色,轻度腐败”的徽菜灵魂。
传统徽菜烹饪素有 “ 重油 ” 、 “ 重色 、 “ 重火功 ” 和 “ 保持原汁原味 ” 四大特点 ,就连绩溪人胡适到徽菜馆子里也要吼一声:“绩溪老倌,多加油啊!”
▲绩溪老倌,多加油啊|图虫创意
“万物皆可红烧”的绩溪人,把猪肉利用的淋漓尽致。比如最家常的红烧肉,其它地方的人只是取五花肉,而绩溪人少了许多讲究,猪的各个部位都可红烧。
在绩溪,红烧肉总挂满浓稠的酱汁,底部总是沉淀了黑亮的重油,看一眼都觉得血脂在飙升,其实肉炖得酥烂,油腻已化于无形。
▲火腿鲜笋汤,江南“一啜鲜”,鲜掉眉毛。|网络
至于其他的部位,也是分别加工。如猪头剖开洗净 ,腌渍后待春笋出山时,作炖鲜之用 ;板油切丁腌制,肥膘及花油熬成化油,以备一年烹饪所需,猪腿则腌制成火腿使用。
▲徽州火腿,是金华火腿的师傅。|网络
说到火腿,大家往往想到金华,其实金华火腿都得称徽州火腿一声“师父”,明代时期,在金华、兰溪做生意的徽商,将皖南腌制火腿的习惯带到当地,开办火腿店,以传统的徽州火腿腌制技术唱响金华府。
▲龙川胡氏宗祠劳军图中的火腿。|网络
而说到徽州火腿,则以绩溪火腿为最,现在去绩溪县龙川景区胡氏宗祠,还能看到隔门腰花板上雕刻有百姓双手举火腿的劳军图,至今,绩溪人仍有晾晒火腿的传统,房前屋后,鲜艳的肉色,独特的芳香,剔透的油光,是冬春里最别致的风景。
▲绩溪抬阁 |林坚 ©
绩溪古代为吴越之境,吴俗相沿 ,崇尚神灵护佑,境内有很多的节日民俗 。
除了全国各地都过的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外,绩溪还有安苗节、花朝会、赛琼碗等活动 。
沈复在绩溪仁里的时候,看到花朝会后被场面震撼到,还写进了《浮生六记》里,至于纪念汪华的“赛琼碗”场面更是浩大。
▲绩溪祭社和赛琼碗 |唐祖怀 ©
汪华,绩溪登源人。起义反隋,先后攻下今属安徽、浙江、江西的宣、徽 、婺、睦、杭、饶等六州,建号吴王。后归顺大唐,受封越国公。
六州百姓感其“ 保境安民 ”的恩德,便立庙塑像祭祀,后来供品愈摆愈多,规模越办越大,摆供奉便被“ 赛琼碗”的雅称所代替。
▲挞粿,绩溪人的早餐|网络
为了提高供品的观赏性,常常采用嫩黄的冬笋、青紫的蕨菜、艳红的辣椒、金黄的挞馃、玉白的豆腐等菜肴来营造色彩。
这样的观念,也形成了绩溪人对菜肴的 “ 重色 ” 观念。除此以外供品也需要有吉祥的寓意。
▲臭鳜鱼,全国人民认识徽菜的第一课|网络
鸡与吉谐音,寓意“ 吉祥” ;鱼与余谐音,寓意“连年有余” ;肉圆则寓意 “ 团圆 ” ,清明时节绩溪竹笋上市,有些地方在祭祀祖时,必有一道供仪是笋稞。
“ 笋” 与 “ 醒” 在绩溪方言中是谐音,这是绩民们在祈祷列祖列宗苏醒过来,以便受纳供仪,保佑老少平安,这些吉祥话让绩溪土菜拥有了好的口彩,也为徽菜走向外界为人所喜创造了文化基础。
▲绩溪胡宗宪:不是所有咸肉,都叫刀板香|网络
绩溪人带着徽菜走向外界,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绩溪人在长安开灶设肆,明代的时候,徽州商帮兴盛, 绩溪人在外埠谋业。
为了在外地也能吃到老家特有的风味美食,在外的徽商便提议在经商地区开店设餐馆,于是徽州面馆和酒楼便应运而生了。
▲绩溪的徽戏童子班在古戏台演出|唐祖怀
乾隆五十五年,高宗八十岁大寿。为了给高宗祝寿,徽班进京演出,绩溪的烹饪业也随着徽班北上 ,当时在京城开的菜馆挂了“徽馆”的匾额,后来绩溪人在外开设的菜馆业的统称为“徽馆”。
▲龙川景区的水街,贸易的集散地|孙继生
绩溪人在外地开设的徽馆,最兴旺的时候是在咸丰和同治年间, 徽厨们隨着徽州商人进人杭 、 嘉 、 湖 、 苏 、 沪 、 宁一带城镇码头。
清末,扩展到武汉三镇, 抗战时期开拓至川 、 湘 、 桂 、 黔 、 云, 建国后部分转迁至豫 、 晋 、 甘 、 辽等省市镇 。
▲ 徽商的商业帝国:从塞北到岭南。|Paprika©
据《 老上海》 一书载, “ 沪上菜馆,初唯有徽州、苏州,后乃有金陵 、扬州、镇江诸馆 ,有意思的是,最初从苏州开进入上海的餐馆也是绩溪人开设的。
▲绩溪水馅包 |网络
二十年代,绩溪伏岭人携家眷开设徽面馆于苏门答腊,绩溪旺川村人开设徽州面馆于东京,绩溪荆州乡人开中国胡氏餐馆于美国。至此,绩溪人已经带着徽菜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每个豆腐身上都有毛毛,煎炸后蘸酱入口,咸鲜滚烫。|网络
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 , 绩溪各地发展特色旅游餐饮业。上庄景区依托胡适故居的 “ 上庄一品锅 ”;障山大峡谷景区的 “ 伏岭十碗八” ,龙川 景区的 “ 龙川九碗六 ” ,都具有浓郁的徽菜特色。
▲绩溪一品锅,制作繁复,|吴新华©
以此看来,绩溪人为徽菜的产生、发展和徽菜菜系的成型作出了巨大贡献,绩溪获得 “中国徽菜之乡”,成为徽菜重要发源地是当之无愧 。
▲绩溪龙川,绿水青山好风光|刘兵
绩溪建县,距今已近1500年 。这一千多年间,除了徽菜,还形成了徽商、徽墨、徽剧、徽派三雕、三胡礼学等徽文化体系,为绩溪、宣城和安徽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养在深闺的绩溪,未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