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点击看报→

2025-04-13 08:36:00

点击看报↑

▶ 北京市190起大风警情全部解决 近九成高空排险

北京日报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获悉,4月11日17时至12日18时,北京市共接报190起因极端大风引发的事故救援警情已全部解决,具体为高空取物168起、树木倒伏12起、电力设备故障10起,未接报人员伤亡警情。其中,高空取物占总体警情超88%,涉及防盗窗护栏铁皮、阳光房玻璃和屋顶的油毡、防雨材料、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及物品。

▶ 大风预警降级区加油站恢复经营

昨天20时,东城、西城、朝阳、大兴、顺义、平谷、密云7个区大风预警由橙色降为黄色。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这7个区的加油站有序恢复经营,但其他区仍保持防范措施,暂停加油。北京市应急办同时表示,抢险救援、医疗救护、保障城市运行及因无油受困的社会车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加油作业。

▶ 北京百余处应急避险停车场免费向市民开放

昨日,北京百余处立体、地下及空旷地面停车场免费向避险车主开放。为最大程度方便车主查找到应急避险停车场停车,北京静态交通公司还第一时间收集停车场相关信息,升级“北京静态交通共享停车”小程序,增加应急避险停车场筛选功能,并已于4月12日17时紧急完成上线。

▶ 东城、西城等7个区降级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部分停运地铁今日恢复运营

昨晚,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分区域大风橙色预警信号,东城、西城等7个区降级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北京交通部门迅速响应,调整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运营措施,其中,今天首班车起,14号线、15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恢复运营,但13号线、S1线等仍全线停运,5号线、8号线、昌平线维持区段停运措施。

▶ 为了让晚点列车旅客顺利回家 4号线北京南站运营到今日凌晨1点半

昨日,受大风天气影响,北京南站部分列车晚点,为做好旅客的服务保障,北京南站地区启动地下一层快速进站厅,开辟旅客暂留避风休息区,夜间不完全闭站,昨晚地铁4号线北京南站延长运营至今晨1点半。同时,7号线北京西站上行至高楼金站方向末班车延时运营至今日零时。

▶ 雄安新区:一淀芦苇绿 一脉生态兴

白洋淀的美不只在风景,更在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其中芦苇、蒲草最具代表性。“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芦苇曾是白洋淀区居民的“摇钱苇”。北京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通过艺术创新、设计赋能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

▶ 600年张家口堡开启文旅新赛道

作为张家口的“原点”和“根”,张家口堡有着600年的历史积淀。如何既保留珍贵的传统文化底蕴,又能激发旅游业态的创新活力,让“文”与“旅”相融得恰到好处,在积极探索中,这座始建于明宣德年间的“武城”,正经历着一场从文化地标向经济地标蜕变的新生。

点击看报↑

▶ 天津:昨最大阵风14级 突破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

昨天大风来袭,天津蓟州区盘山最大阵风风力达到14级,突破了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而中心城区最大阵风也达到10级,同样突破了历史同期极值。在大风作用下,津城从11日夜间开始出现扬沙天气,12日1时到2时,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PM10最大站点浓度达到825微克/立方米,出现在静海区。

点击看报↑

▶ 河北雄安干渠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建成后每年可输送3亿立方米优质水

雄安干渠工程由中国雄安集团水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肩负着为雄安新区提供优质水源的重任。雄安干渠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新建输水线路至雄安新区原水应急调蓄池,途经保定市徐水区及雄安新区容城县,输水线路总长度约38公里。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雄安新区输送3亿立方米优质水,可满足一座200万人口规模城市的用水需求。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康琪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