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启用,物流时效提升60%

2025-04-07 13:59:00

今天(4月7日)上午11时,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一票产品在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完成民航安检、海关查验等相关操作后,由民航监管专用车辆运输至上海机场货站,直达机场航班。这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的航空前置货站在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正式启用。

去年,国家出台支持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具备条件的长三角区域城市机场在园区建设前置货站”。该前置货站由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港航集团和上海机场集团、中国东航合作打造,致力于为苏州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优惠的“家门口”航空货运服务。前置货站位于苏州工业园综保区口岸作业区内,开通专线对接上海机场PATCL和东航物流两大货站,已与国际国内约20家航司联动对接。

据介绍,前置货站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了航空安检前置、海关查验前置、鉴定报告服务前置“三个前置”。在前置货站,配备获得相关资质的航空安检专业人员,采用机场专用设备,对接上海机场信息化系统,将上海机场的货物安检、航空安保监管、货站生产作业、生产服务规范及标准前置,完成安检并驳运至上海后不再实施安全检查;前置货站引入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本地为企业出具磁检、化工报告等鉴定材料,无需再至上海办理。 前置货站去年11月投入试运行以来,已试操作业务44票、18吨,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密零部件等,出口目的地遍及日韩、欧美等地区,物流时间较常规模式节约12-24小时,地面物流成本降低约10%-30%。

“前置货站的启用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机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博世全球业务服务部亚太物流夏金副总裁说,前置货站在苏州工厂和上海机场之间建立起直接高效便捷的海关业务、机场业务和物流通道业务,大大缩短了运输周期,提高了货物的周转效率。不仅如此,还能减少企业货物在途的不确定性以及多次转运的成本,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

当天,园区海关还与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共同启用前置货站联网监管平台。相比传统模式,联网监管平台采用转关模式在园区完成海关查验操作,通过电子关锁完成验封、拆封,后台由AI辅助判别,流程自动化程度更高,整个过程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这一模式可有效促进空港口岸与内陆腹地间的要素流通,形成‘口岸-属地’的监管闭环,企业通过前置货站,物流时效较传统模式最大可提升60%以上。”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副关长顾惠娟介绍。(苏报融媒记者 陈燕/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