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开处 青春正当时 八大主题活动助力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2025-04-07 15:44:00

  四月的津城,春风拂过五大道,海棠枝头缀满粉白花朵。在第三届五大道海棠花节期间,共青团和平区委以“青春与城市双向奔赴”为主线,推出八大主题活动,吸引数千名青年参与。

  海棠花节开幕当天,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马雪晴身着志愿者红马甲,站在五大道游客中心前,用流利的英语为外国游客指路。她所在的“语筑津门”多语种志愿服务队,是本届海棠花节区校共建的亮点之一。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和平区六大文旅场馆签署合作协议,200余名学生化身双语导览员、应急救护员,穿梭于民园广场、利顺德博物馆等点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城市的实践能力。

  “在张园为游客讲解历史时,我仿佛触摸到了天津的脉搏。”马雪晴的感慨,道出了志愿服务的深层意义。天津医科大学的张悦则带着急救包驻守在人流密集处,她坦言:“能用专业守护大家的安全,这份责任让我对这座城市更有归属感。”

  据了解,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达成长期合作,未来将围绕“高校资源+地方需求”,持续孵化文旅志愿服务项目。“这种‘区校共建’模式,既为青年提供成长平台,也让城市文化底蕴因青春力量而焕发新机。”共青团和平区委书记于迎说。

  “五大道赏花全攻略来啦!这条路线让你不错过任何一片海棠!”海棠花节期间,20余名网络青年组成“寻美和平V战队”,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将线下花海搬上云端。

  线下活动同样创意十足。

  “青年城市定向赛”以五大道为核心,设置“打卡名人故居”“戏聚海棠”等趣味任务,吸引200余名青年奔跑探索。“边跑边拍,才发现和平区的历史如此鲜活!”参赛者张炜昀的朋友圈动态,为活动引流超万人次。

  在民园广场举办的“青春诗会”则用朗诵、歌舞和跨界诗剧,将小洋楼与海棠花化作艺术符号。

  这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实践,让海棠花节突破地域限制。据统计,相关话题全网曝光量超5000万,吸引多地游客专程赴津。“青年创意与城市底蕴的结合,让海棠花从街头绽放到云端,成为和平区最鲜活的名片。”于迎说。

  与此同时,在开滦矿务局旧址举行的青年联席会上,“2025年和平区青年服务十项举措”正式发布,涵盖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婚恋支持等领域。吉祥物“和小青”“和小棠”化身IP新形象,同步启动的“青年推介官”计划,吸引各行业青年争当城市代言人。

  “我们要让青年用他们的视角,讲述和平故事。”于迎说,“当海棠花瓣随风飘落,它们承载的不仅是春日的绚烂,更是青年扎根和平、与城市共成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