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山梅沙校长章竞峰:用积极教育点亮每个孩子的光

2025-04-01 20:18:00

在过去的2024年,万科梅沙教育集团旗下名校——中山梅沙实验学校再度蝉联中山市“五星级民办学校”,荣获“中山市初中办学质量评价一等奖”,首届中考实现了“所有学生上普高,更多学生上名校”的目标,无论是重点高中升学率还是普通高中升学率,均在中山全市名列前茅。

中山梅沙是如何做到的?日前,学校校长章竞峰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专访表示,建校3年多来,学校一直践行“教育是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隐藏的光,并把它点亮”理念,落地开展“全人教育”和“积极教育”。坚持小班制教学,建立高品质的师生关系,家校共育与家长一同成长,给予学生相信支持的温暖力量,不断放大学生的优点,激发内驱生命能量,让学生得到自主感、胜任感、联结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人生方向和意义。

中山梅沙校长章竞峰坚信要给孩子积极教育。

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

——积极教育重塑学校教育生态

中山梅沙校长章竞峰认为,真正的教育,除了教会孩子们知识、技能等各种能力之外,还应该培养他们获得幸福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精神健康”的、完整的人。学校要“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中心”,发现并构建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导向的、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创造“因材施教,自由生长”的成长支持体系。

因此,中山梅沙秉承“全人教育”理念,在注重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也着重于培养孩子们品德与情操,提升孩子们的内在修养;倡导积极教育,培养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温暖美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有爱的家校氛围,为孩子的未来种下一颗积极幸福的种子。

中山梅沙2025年度人物。

如何把积极教育具象化?章竞峰介绍,学校做了许多富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建设校园“吉尼斯”荣誉墙,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独家定制包含文明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友爱之星、阅读之星的“种子币”奖励计划;创建“星计划”荣誉体系,开展年度人物评选;校园及每个班级里设置“夸夸墙”,鼓励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夸夸自己也夸夸父母老师和同学;图书馆有“情绪冷静角”,学生不开心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来舒缓;“没事儿偷着乐”小确幸分享平台,学生纷纷来分享自己的小快乐小成就……

中山梅沙夸夸闪闪发光的她“夸夸墙”。

当告别2024的时刻,校园一楼的“C位”白墙摇身一变,成为一面“年度墙”,上面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心声,回味过去校园的温馨时光,梦想校园未来的模样。学校向一至九年级的所有同学都发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询问他们眼中的校园年度大事是什么,并选出了十件梅实学子眼中的校园年度大事。学生们也对学校的未来提出期许:除了职业体验日、家长开放日,还可以有中考后的九年级重逢日、师生互换体验日、自由穿搭日!能不能有一次“厨神”“K歌之王”争霸赛……

中山梅沙年度墙。

“这些关于校园生活或务实或活泼或前瞻或天真的想法,是孩子们主动创建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极表达。学生们参与进来的学校,才是我们心中的学校。这一些些的想法与美好,学校都努力将其具象化。”章竞峰说。

踏入2025年的新学期,中山梅沙打造“积极品质成长营计划”。通过系统化的活动设计与独具梅沙特色的实践练习,让学生在积极心理学“六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照耀下,探寻自我积极品质,绽放出专属于自己的璀璨光彩。

在“积极品质成长营计划”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不一样的成长蓝图,各年级组聚焦一项美德,着重落实培养积极品质。其中,一年级以“智慧”为起点,二年级跟随“勇气”的引领,三年级培养“仁爱”,四年级捍卫“正义”,五年级学会“节制”,六年级感知“超越”。

“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课、德育示范课、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圆桌分享等多样化途径,让美德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上生根发芽,让积极的指引提升学生幸福的能力。”章竞峰表示。

中山梅沙积极品质成长营计划“主题班会课”。

开展PBL项目式学习实践

——积极教育理念与教育创新相结合

积极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如何有机结合?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我们开展积极教育理念与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其中PBL项目式学习课程就是一大亮点。”章竞峰提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是在鼓舞和唤醒,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探索,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生活。PBL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让学生在一个新鲜的“大课堂”中深度学习,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内在学习驱动力,做到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成为一名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让学习看得见”中山梅沙PBL课程展。

在课程设计上,PBL项目式学习探究的项目主题紧扣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比如在“水资源的一生”中,同学们聚焦节约水资源议题,深入社区,观察居民用水情况并积极制作节水宣传单向居民讲解节水重要性等。在课程实施期间,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比如在“乘风破浪的小船”项目里,学生们在了解了船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后,通过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了船只航行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而绘制船只设计草图,团队合作动手制作出实物模型,在游泳馆中试水。

PBL项目式学习探究“乘风破浪的小船”。

还有“不可不知的地球”“云想衣裳花想容”“认识我的校园”“共建友好社区”“一出好戏的诞生”“时光剪影小学录”等探究主题。章竞峰表示,通过一场场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PBL项目式学习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过程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抱有勇气与信心。这些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他们面对何种挑战,都要心怀梦想,不断探索。

中山梅沙鼓励学生们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表达,并开展“今天你提问了吗”项目系列活动。“黑洞为什么叫黑洞,不叫彩洞呢?”“人类以前是有尾巴的吗?”“为什么我们不能长出翅膀?”“眼镜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学生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一张张的“提问卡”上。对于学生们的高频次问题,学校将特别举办科学小课堂活动,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奥秘”。

中山梅沙“今天你提问了吗”提问墙。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教育时代,学校特别重视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此还举办广东省英语教育戏剧课题研讨会,“聚焦核心素养,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教研活动等,持续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变革。

广东省英语教育戏剧课题研讨在中山梅沙举行。

高品质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是关键

——构建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助力积极教育落地

积极教育理念在校园落实落地,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贯通与执行。章竞峰谈到,构建积极的梅沙教育,需要有能量的老师,老师的能量从何而来?从学校对老师的尊重而来,中山梅沙给予老师最大的尊重。“我一直相信,只有老师有归属感,有认同感,感受到温暖,他们才会拥有更多教育生命能量,才能将善意传递给孩子,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生命能量。”

中山梅沙要求建立高品质的师生关系。

因此,中山梅沙要求建立高品质的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孩子之间要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章竞峰介绍,精品化学校有助于老师与孩子进入深度的情感联结,中山梅沙实行小班化制度,师生比例为1:6.5,梅沙特色的“导师制”更是充分体现了梅沙高品质的师生关系,传递教育温度,注重情感共鸣。老师与孩子每天都有各种机会见面,一起就餐聊天,一起运动健身,一起排练活动,一起交流讨论……老师可以更加深度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时常找到老师交流,解疑答惑。

中山梅沙要求建立高品质的师生关系。

“我们坚决反对在公共场合侮辱孩子人格,我们的老师应该是温和而坚定的,给予温暖、支持和爱护。”章竞峰提到中山梅沙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三条标准:一是让学生喜欢你;二是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学科;三是你有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学科成绩。

但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方的独奏,而是家、校、社会共同合作形成的协奏曲。积极教育的理念需要家长一同参与践行。建校以来,学校成立了“家校共育委员会”,每学期开展“膳食体验官”活动,家长志愿者服务项目,成立妈妈合唱团、妈妈舞蹈队、爸爸篮球队等家长社团。2024年,“MES家长成长中心”正式成立,通过家庭教育的系列课程、讲座及读书会等形式的活动,帮助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成为“暖爸”“暖妈”。不少家长表示:跟着梅沙,我又把自己养育了一遍。

中山梅沙家长成长中心正式成立。

“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在梅沙的阳光下成长,更希望能让家长成就更好的自己。”章竞峰谈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模式,过去可能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但现在迈入AI时代,更需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家长成长中心的成立,也是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也希望学生和家长也把在梅沙得到温暖与关爱,传递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像一束光点亮另一束光。

中山梅沙家长社团“妈妈舞蹈队”。

内驱力源自自主感、胜任感、联结感

——积极品质将成为孩子人生道路的宝贵财富

在中山梅沙,每个孩子都洋溢着自信阳光的笑脸,勇于探索,善于提问。学校持续构建丰富多元的活动体系,激发孩子的积极品质,鼓励孩子们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好玩而富有意义的职业体验日、漫游奇境记六一嘉年华、温馨浪漫的师生音乐会、星光熠熠的戏剧之夜、“闪耀之夜”的新年晚会、才华横溢的师生视觉作品联展,“从梅沙·向世界”体育文化节等。学校还相继邀请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深中通道总工程师、中科院人工智能专家、电影《哪吒2》主力特效团队等进校与同学们面对面,播下关于未来,关于梦想的种子。

梅沙学子阳光自信。

“我们一直在研究人的内驱力从何而来,一个人为什么愿意长久持续投入和充满热情去完成一件事情?我们认为有三点很重要:自主感、胜任感、联结感。”章竞峰指出。

他表示,自主感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生活拥有自主掌控权和选择权,而不是被强迫,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积累小成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胜任感,才能取得更大成功。联结感代表了三层关系,与父母和家人的联结,温暖的父母给孩子爱和正向引导;与学校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联结,学校构建积极温暖的文化可以让学生充满力量;走向更高层级是与社会的联结,接触感受校园之外的体验,得到更多生命的意义感。

中山梅沙“闪耀之夜”新年晚会。

从中山梅沙毕业,沈小荟中考考上了中山纪念中学,初中学校给她的温暖依旧时时印在心里。“最难忘是毕业那天,回望3年来陪伴我的校友,给我温暖的老师,给我莫大关怀。我在梅沙度过了非常值得的3年。”杨名悦冉考上了中山市华辰实验学校弘毅书院,她给梅沙写了一封3168字的情书。“毕业后每一个毕业生都感慨:好想梅沙呀!我想说的是:梅沙,我爱你!如果没有这么有爱的梅沙,就没有现在自信乐观的我。”

“我们高兴于首届毕业生中考取得好成绩,但我们更高兴的是毕业生收获了一生受益的良好品质。”章竞峰指出,“我们坚持教育永远不会仅仅发生在课堂里,我们希望培养孩子们感知幸福的能力。积极教育,就如同春风化雨,浸润在校园,传送到家庭,融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之中。”

中山梅沙2024届初中毕业典礼大合照。

就在2024年,中山梅沙荣获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授予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合作研究实验学校”称号;在“2024DLC中国深度学习年会”上,中山梅沙受邀进行《积极教育重塑学校教育生态——以中山梅沙实验学校为例》的主题分享,受到广泛好评。

中山梅沙受邀参加“2024年DLC中国深度学习年会”。

章竞峰谈到,通过积极教育诸项要素的不断落地,学校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孩子们也热爱阅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观向上、热爱运动、崇尚科学,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世界很大,未来的路很长。我们相信,这些积极品质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当下的成长,更是为了孩子们未来的幸福与成功。它们将成为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征途中,勇敢地面对风雨,坚定地追逐梦想。”

从梅沙,向世界。

文/侯玉晓 郑诗淇 杨蔼琳

图片由校方提供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