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11:4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魏霭琼 通讯员袁福国、王静、张莹莹)2024年9月,一则来自国家药典委员会的公示通知,让茅苍术研究团队的同志们红了眼眶。这份《苍术国家药品标准修订草案》的公示,意味着湖北道地药材茅苍术终于获得了与其品质相匹配的国家标准认可。
“我们终于把这个国家优势道地药材的标准完善了,能让老百姓用上好药。”茅苍术研究团队的同志们摩挲着公示文件,十分激动。这份看似普通的文件背后,是一场历时三年、跨越千里的“茅苍术保卫战”。
中药材市场怪象 优质药材“墙内开花墙外香”
苍术,这味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功效的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举足轻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苍术分为北苍术和茅苍术两个主要品种,二者成分特点迥异:北苍术苍术素含量高,挥发油含量低;茅苍术则恰恰相反。
2021年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中药检验研究中心在承担国家中药饮片抽检专项时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市面上90%以上的苍术样品都是北苍术,茅苍术难得一见。这一发现与湖北十堰地区茅苍术的种植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在十堰郧西县,3万亩苍术种植基地郁郁葱葱,年产药材千余吨。但令人唏嘘的是,这些优质茅苍术大多漂洋过海,成为日本、韩国药企的“座上宾”。“日本和韩国一家药材公司一年就要200吨茅苍术。”十堰市中药材协会理事雷永说,“但在国内,因为药典标准不完善,我们的茅苍术常常达不到标准,药厂不敢收。”
标准偏差让产业受阻 道地药材遭遇“水土不服”
带着疑问,省药检院研究团队踏上了调研之路。从河北承德到内蒙古赤峰,从江苏句容到湖北英山、罗田,他们走遍了全国主要苍术产区。调研结果令人深思:不是茅苍术品质不好,而是现行药典标准与茅苍术的特性“水土不服”。
原来,2020版《中国药典》对苍术的质量评价标准主要依据苍术素含量,而这恰恰是北苍术的优势指标。茅苍术虽然挥发油含量高、药效显著,却在“考试”中屡屡“挂科”。
这一标准偏差导致了如今的局面:优质茅苍术在国内市场举步维艰,不得不远走他乡;而国内市场则被北苍术占据。道地药材的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农民收益受限,产业链发展受阻。
多方携手突围困境 三年磨一剑重塑标准
突破困局的唯一途径,便是申请修订苍术标准,湖北省药监局携手湖北省药检院、十堰分局一起开启破局之战。
于是,2022年湖北省药检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向国家药典委提交了苍术标准修订建议。与此同时,湖北省药监局也开展了全省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调研工作。“我们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给省药检院进行了综合反馈。” 省药监局注册管理处副处长马明说,湖北省药监局的调研工作也为标准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3年,国家药典委正式对苍术标准制定立项,湖北省药检院专家团队扛起了这一重任。团队再次奔赴各地,采集了40批样品,对化学成分分布进行系统研究。“我们要更客观地反映药材的化学成分特点,让标准更完善、更合理。”省药检院中药检验研究中心副主任肖凌解释道。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修订草案终于出炉:茅苍术执行挥发油高标准,北苍术侧重苍术素指标。这一差异化标准的制定,既尊重了不同品种的天然特性,又确保了药材质量,实现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中药标准化时代到来 道地药材迎来“春天”
标准修订的涟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十堰的茅苍术种植户们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国内药企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一道地药材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一案例为其他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中药材生长是根据自然环境来的,我们的标准应该尊重这种自然规律。”这句话道出了中药标准化工作的真谛。在这场“茅苍术保卫战”中,科学精神与务实态度的结合,让一株道地药材实现了完美逆袭,也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写下了生动注脚。这不仅是标准的胜利,更是对中医药文化根源的守护。
3月25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经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予颁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