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跨国公司看中国丨专访泰雷兹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魏天睿:中国低空经济市场潜力释放需完整产业链支持

2025-03-28 08:3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势头不仅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受益于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本土日趋成熟的航空产业生态系统。” 泰雷兹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魏天睿(Thierry Weulersse)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是低空经济连续第二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政策层面备受重视的同时,低空经济的市场潜力也不容忽视。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巨大市场潜力的释放,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持其全面健康发展,”魏天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伴随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监管体系持续完善、多领域商业应用加速落地,航空领域的成熟与初创企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是在低空空域内(通常为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商业活动或公共服务领域融合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新经济形态。

泰雷兹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欧洲上市企业,专注于航空、航天、网络与数字等高科技领域,在全球拥有8万多名员工,遍布68个国家和地区。迄今,泰雷兹进入中国市场已60余年。

《21世纪》:你认为创新对于高科技企业有何重要性?

魏天睿:创新是奠定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石,也是驱动持续增长的关键路径。在集团13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始终根植于泰雷兹的DNA,推动我们以现实应用场景和需求为牵引,不断投入技术研发,持续为航空航天、网络与数字领域提供关键性解决方案。

《21世纪》:泰雷兹在保持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方面进行了哪些努力?

魏天睿:依托全球视野与业务布局,泰雷兹持续深化本地创新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首先,泰雷兹集团以强大的研发实力为根基。我们在全球拥有30000名研发技术人员,每年投入超40亿欧元研发资金用于关键创新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技术、6G和网络安全。目前,泰雷兹拥有累计超过21000项专利和专利申请。2025年3月,泰雷兹第12次荣登科睿唯安(Clarivate)评选的年度“全球创新百强榜单™”,也是连续入选该榜单时间最长的法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泰雷兹自2019年以来每年保持均40项新专利或专利申请,这使我们成为欧洲关键系统专利创新的领跑者。

此外,泰雷兹还积极融入中国的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深化本土研发与构建协同创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可持续的技术进步。泰雷兹致力于成为中国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我们的本土研发中心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2023年年末,泰雷兹中国两家全资子公司获评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进一步彰显了泰雷兹赋能中国未来发展的长期承诺。

泰雷兹深信协同创新的力量。以泰雷兹在空管领域的合资企业——北京华泰英翔空管技术有限公司(BEST)为例,在泰雷兹和中方伙伴的共同支持下,借助全球实践经验与本土洞察的双引擎,华泰英翔开发出适合本地需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等产品,服务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青岛等中国最繁忙的空域。

展望未来,依托中国雄厚的人才储备、蓬勃的市场活力与优质的创新环境,泰雷兹将持续强化创新能力。

《21世纪》:对于全球布局的高科技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有何吸引力?

魏天睿:中国是泰雷兹重要的业务增长市场。中国展现出的数字化转型速度、对新兴科技的开放姿态以及规模化落地能力,为泰雷兹这样的跨国企业创造了独特的合作发展机遇,提供了加速技术迭代、锻造市场导向型解决方案的理想环境。此外,中国卓越的人才库为泰雷兹提供了高技能的 STEM 专业人士,从而为我们在航空航天、网络与数字安全等关键领域的全球创新能力注入新鲜活力与多元视角。

《21世纪》:泰雷兹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华航空业务有何亮点?

魏天睿:泰雷兹与中国航空业的合作可追溯至1964年。在过去的60年中,泰雷兹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航空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客户提供覆盖空中交通管理、航空电子、机载娱乐、模拟机与培训、航电维修服务等核心航空业务领域的多元解决方案。

泰雷兹是中国空管系统主要供应商之一。泰雷兹的空管系统协助管理着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香港等在内的最繁忙空域。在航空电子领域,泰雷兹为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多家干线和支线航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已有4500多架中国客机装备了泰雷兹的航电产品或解决方案。在机载娱乐(IFE)领域,泰雷兹在中国现役宽体飞机市场份额约为50%。在模拟机与培训领域,泰雷兹通过先进的模拟机,为中国直升机飞行员培训提供支持。

伴随中国加速迈向世界航空强国之列,泰雷兹将持续以数字化创新为驱动力,打造应对未来挑战的前瞻性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构建更安全、更智慧、更绿色的航空未来。

《21世纪》:展望未来,泰雷兹在华航空业务有何规划?

魏天睿: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为泰雷兹开展航空航天、网络与数字等核心业务提供了重要机遇。在航空领域,泰雷兹将继续加强既有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与合资企业等形式,深化空中交通管理、航电等核心业务场景的在华合作根基,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继2024年收购科巴姆(Cobham)航空航天通信公司后,我们正在加速拓展在航空器互联与通信领域的业务布局。2024中国航展期间,泰雷兹与空陆互联(SkyFive IFC)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共同推进5G地空通信技术在华的本土部署,支持中国航空市场对于航空机载互联日益增长的需求。

伴随中国飞机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希望深化与中国商飞(COMAC)的合作,为中国商飞未来的宽体客机提供一流的航电技术和解决方案。同时,在中国极具领先优势的新兴空中出行领域,泰雷兹也将充分发挥在飞行控制系统、航电、无人机交通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专长与实践经验,在低空经济、城市空中交通生态系统方面与中方伙伴积极开展合作。

《21世纪》: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是低空经济连续第二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势头?

魏天睿: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势头非凡。 2024年中国航展上展出的先进无人机技术、革命性eVTOL设计等创新产品,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展品展示了中国在构建新型城市空中交通体系方面取得的进步。

我认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不仅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受益于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本土日趋成熟的航空产业生态系统。

《21世纪》: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魏天睿: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扩大到3.5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持其全面健康发展。伴随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监管体系持续完善、多领域商业应用加速落地,将为航空领域的资深与初创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对于泰雷兹而言,通过与沃飞长空等本土创新企业的紧密合作,我们致力于将自身全球技术专长,精准对接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飞行控制系统和无人机交通管理两大领域,为中国低空经济行业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21世纪》: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落地的过程中,你认为存在哪些痛点?有何建议?

魏天睿:尽管低空经济蓄势待发,但无人机与eVTOL如何安全融入现有空域管理体系仍是尚待解决的关键议题。网络安全则是另一个重大隐忧。由于高度依赖网络、数据互联的天然特性,eVTOL与无人机应用容易受到网络威胁,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展望未来,要实现低空产业的“起飞”,我认为需要构建全面的、国际化、开放共赢的战略格局,更需要行业参与者、学术界、监管机构的共同努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