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16:17:00
“现在的年轻人怕是想不到,咱们社区以前乱成啥样!”在赤水市文华街道住了20年的王阿姨感慨道。过去老旧小区里乱停车辆挤得巷道水泄不通,楼道口烟头扎堆,绿化带里塑料袋“安营扎寨”。面对这些“顽疾”,文华街道组织开展了以“‘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为主题的“向不文明行为宣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细节入手,以一系列扎实的治理举措,让社区逐步焕发出新活力。
文明新风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文华街道通过组建6支“联防队”吸纳300余名队员,这些队员中有的是“乡帮会”骨干成员、有的是网格员、有的是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有的是法律工作者、有的是小区热心大妈大爷。在联防队的带动下,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纷纷主动投身到社区治理活动中。如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群众手拿夹子清理地面烟头和垃圾的身影,也能看到他们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的场景。群众从过去的旁观者,变成了如今社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真正实现了社区的群众自治。
为了让文明约束更具刚性,群众自治成果得以长效巩固,使社区治理朝着常态化、制度化方向迈进,文华街道各社区结合实际,开展《居民公约》制定工作。通过组织居民议事会、张贴宣传栏、深入入户宣传等举措,发动居民共同参与公约的拟定与践行,内容涉及严禁乱停乱放、杜绝高空抛物、禁止乱贴乱画、严格垃圾分类、爱护公共设施等方方面面。这份公约,成为规范居民日常行为的制度准则,以制度化约束筑牢文明根基,推动社区治理在长效轨道上稳健前行 。
为了激发居民参与文明治理的积极性,文华街道引入“文明积分制”,提升大家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居民只要参与社区治理、提出合理建议、担任志愿者、帮助邻里等,就可获得相应积分。比如,提出一条被采纳的社区治理建议加20分,参加一次文明巡逻加10分,积分可以兑换米油、洗衣液等生活用品。这一制度一推出,便得到了居民们的积极响应,“争积分”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换文明”成了邻里间的温馨话题。
如今的文华街道,正用行动汇聚起温暖、和谐、有序的社区力量。每一位居民都是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文明的种子正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蔡雨婷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黄修宇
三审 梁晶晶